博兹瓦纳(英文名:botswana)又译为波札那,全称博茨瓦纳共和国,是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
全国国境皆为干燥的台地地形,南邻南非,西边为纳米比亚,东北与津巴布韦接壤,其国土北端只有在维多利亚瀑布附近与赞比亚接触到些许。
博兹瓦纳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以钻石业、养牛业和新兴的制造业为支柱产业。但是,疾病仍然严重威胁着该国的社会经济安全,博茨瓦纳也是全球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历史沿革
编辑
独立前称贝专纳。13-14世纪,茨瓦纳人由北方迁居于此。
公元1885年时,为了避免被南边邻国南非境内荷兰裔的布尔人并吞,英国应该地区的民众要求建立了“贝专纳保护地”(bechuanaland protectorate),而成为联合王国的一部份。
公元1966年9月30日脱离英国宣告独立,改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博茨瓦纳的首都为哈博罗内,是一位于南边国界上的城市,19世纪末时因为附近的矿业开采而兴起。
公元1980年7月,卡马病逝,马西雷接任总统职务。
公元1984年、1989年和1994年,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接连获胜,马西雷三次蝉联总统。
公元1998年,马西雷主动辞去总统职务,4月1日,莫哈埃接任总统。
公元1999年和2004年,民主党在大选中均以压倒优势胜出,莫哈埃两度蝉联总统。
公元2008年,莫哈埃总统任期届满,原副总统伊恩·卡马接任总统。[3]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博茨瓦纳位于非洲南部内陆。该国地处南非高原中
博茨瓦纳行政区划
部的卡拉哈迪盆地,平均海拔约1000米左右。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接南非。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干旱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400毫米,是世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官方语言为英语,通用语言为茨瓦纳语和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农村地区部分居民信奉传统宗教。[4]
边界线总长为4013千米,其中和纳米比亚边界线长为1360千米,与南非边界线长1840千米,与津巴布韦的边境线长813千米。地处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里沙漠,西北部为奥卡万戈三角州沼泽地,东南部和弗朗西斯敦周围是丘陵地带,中部和西南部为喀拉哈里沙漠(约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北部的卡萨尼是大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境内无大河流。南回归线穿过博境内。大部地区属热带干旱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
总面积596730 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为581730 平方千米,水域面积为15000平方千米。
博茨瓦纳面积60037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45大国家,次于乌克兰。其面积与马达加斯加相当,比美国德克萨斯州略小。
地形
博茨瓦纳地势大致平坦,拥有起伏高原,一般海拔800-1100米。国土中部和西南部属卡拉哈里沙漠,覆盖了博茨瓦纳接近七成土地。位于西北方的奥卡万戈沼泽是世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多草原和盐沼,马卡迪卡迪盐沼(makgadikgadi pan)面积广大,盘据博茨瓦纳北方。东南部为丘陵。
气候
南部非洲内陆国家。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东接津巴布韦,西连纳米比亚,北邻赞比亚,南界南非。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西部为沙漠、半沙漠气候。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400毫米。[3]
自然资源
编辑
博兹瓦纳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藏为钻石,其次为铜、镍、煤、苏打灰、铂、金、锰等。石油勘探正在进行之中。钻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铜镍矿蕴藏量为4600万吨,煤蕴藏量170亿吨。[5]
行政区划
编辑
行政区
全国划分为10个行政区:西北、乔贝、中部、东北、杭济、卡拉哈迪、南部、东南、昆嫩、卡特伦。
哈博罗内gaborone
186,007
169
(位于东南区)
弗朗西斯敦francistown
83,023
79
(位于东北区)
塞莱比-皮奎selebi-phikwe
49,849
50
(位于中部区)
洛巴策lobatse
29,689
42
(位于东南区)
瓦嫩jwaneng
15,179
100
(位于南部区)
奥拉帕 orapa
9,151
17
(位于中部区)
索瓦 sowa
2,879
159
(位于中部区)
中部 central
501,381
142,076
塞罗韦 serowe
中部塞罗韦-帕拉佩 central serowe/palapye
153,035
31,381
塞罗韦 serowe
42,444
中部马哈拉佩 central mahalapye
109,811
16,507
马哈拉佩 mahalapye
39,719
中部博博农 central bobonong
66,964
14,242
博博农 bobonong
14,622
中部博特蒂 central boteti
48,057
33,806
博特蒂 boteti
中部图图梅 central tutume
123,514
46,140
图图梅 tutume
13,735
杭济 ghanzi
33,170
117,910
杭济 ghanzi
杭济 ghanzi
33,170
117,910
杭济 ghanzi
9,934
卡拉哈迪北 kgalagadi
42,049
105,200
察邦 tshabong
卡拉哈迪北 kgalagadi north
25,938
32,800
..
卡拉哈迪南 kgalagadi south
16,111
72,400
察邦 tshabong
6,591
卡特伦 kgatleng
73,507
7,960
莫丘迪 mochudi
卡特伦 kgatleng
73,507
7,960
莫丘迪 mochudi
36,962
奎嫩 kweneng
230,335
31,100
莫莱波波莱 molepolole
奎嫩 kweneng
230,335
31,100
莫莱波波莱 molepolole
54,561
东北 north east
49,399
5,120
马松加 masunga
东北 north east
49,399
5,120
马松加 masunga
西北 north-west
142,970
129,930
马翁 maun
恩加米兰 ngamiland
75,070
86,400
马翁 maun
43,776
奥卡凡戈 okavango
49,642
22,730
奥拉帕 orapa
区级镇
乔贝 chobe
18,258
20,800
卡萨内 kasane
东南 south east
60,623
1,780
拉莫茨瓦 ramotswa
东南 south east
60,623
1,780
拉莫茨瓦 ramotswa
20,680
南部 southern
171,652
28,470
卡内 kanye
南部 southern
171,652
28,470
卡内 kanye
40,628
博茨瓦纳 botswana
1,680,863
582,356
哈博罗内 gaborone
重要城市
马翁(maun)察乌(tsau)拉科普斯(rakops)莫莱波洛莱(molepolole)
杭齐(ghanzi)弗朗西斯敦(francistown)塞罗韦(serowe)哈博罗内(gaborone)
首都
哈博罗内(gaborone)是博兹瓦纳首都,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位于博东南部,人口23万(2011年)。年均最高气温为28.3℃,年均最低气温为12.9℃,年均气温20.7℃。[3] 哈博罗内是一位于南边国界上的城市,19世纪末时因为附近的矿业开采而兴起。
人口
编辑
博兹瓦纳全国总人口2233800(2013年)。绝大部分为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人口的90%)。全国有8个主要部族:恩瓦托、昆纳、恩瓦凯策、塔瓦纳、卡特拉、莱特、罗龙和特罗夸。恩瓦托族最大,约占人口的40%。欧洲人和亚洲人约1万人。
国家象征
编辑
国名
博茨瓦纳共和国(therepublic of botswana)简称博茨瓦纳。意为“茨瓦纳人的土地”。
国旗
博茨瓦纳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中间横贯一道黑色宽条,上下为两个淡蓝色的横长方形,黑色与淡蓝色之间是两道白色细条。黑色代表博茨瓦纳人口中的绝大部分黑人;白色代表白人等人口中的少数部分;蓝色象征蓝天和水。国旗的寓意是在非洲的蓝天下,黑人和白人团结、生活在一起。
国徽
博茨瓦纳国徽中间为盾徽,呈“品”字形的3个齿轮,代表各个部族之间
博茨瓦纳国徽
的合作与工业;其下淡蓝色的波纹,颤动着天空与水流;再其下以牛头标志出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盾牌左右各有一匹斑马,代表当地部族,黑白相间的线条与国旗中的意义相同。斑马手中的高粱,使博茨瓦纳农业国的特色再次得到体现;白色象牙则形象地表明国家另一个重要经济来源。盾徽下端白色饰带里写有当地欢呼语“普拉”——雨。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还被人们用作问候语。是啊,在这干旱的非洲大陆上,有了雨水,便有了天与地的结合,有了播种与收获,有了财富,才有了生命之露大济苍生。
国歌
《保佑这高尚的土地》
首都哈博罗内
歌词:
fatshe leno la rona,ke mpho ya modimo,ke boswa jwa borraetsho;a le nne ka kagiso.
tsogang, tsogang! banna, tsogang!emang, basadi, emang, tlhagafalang!re kopaneleng go direlalefatshe la rona.
ina lentle la tumo,la thaba ya botswana,ka kutlwano le kagisano,e bopagantswe mmogo.
tsogang, tsogang! banna, tsogang!emang, basadi, emang, tlhagafalang!re kopaneleng go direla.lefatshe la rona.
(这段为博茨瓦纳国歌《保佑这高尚的土地》的茨瓦纳语版,茨瓦纳语为博茨瓦纳的官方语言之一)
政治
编辑
政体
博实行多党议会制。独立后民主党连续执政,政局长期稳定。失业、贫富悬殊、艾滋病等社会问题突出。1999年10月,博举行独立后第八次大选,民主党以压倒优势胜出,获议会40席中的33席,莫哈埃蝉联总统并组成新一届内阁。2001年,博民主党内部团结,执政地位巩固,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2002年,博国内政局继续保持稳定。在2004年大选中,民主党赢得77.2%的选票。
2009年10月,博举行独立后第十次大选,民主党获得议会57个民选议席中的45席,卡马蝉联总统并组成新一届内阁。卡马政府以民主、发展、尊严、纪律和落实五原则作为治国理政纲领,注重民主党自身建设,强调加强党内纪律和团结,重视提高政府廉洁和效率,致力于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博政局保持稳定。[6]
宪法
1966年9月30日生效,后几经修改。宪法规定博实行多党议会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最多连任两次;总统死亡或辞职时,副总统自动接任总统职务;总统和国民议会组成国会,行使立法权;国民议会通过的决议、法案须经总统批准才能生效;总统有权召集和解散国民议会。[6]
2001年11月,博就修改宪法有关司法体系举行全民公决。2002年6月,博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将议会议席增加到57席。
议会
国民议会由57名民选议员、4名特选议员(由总统提名,议会表决通过)、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接受议会的法律咨询,参加议会,但无投票权)和议长(由议员选出,主持议会会议,无投票权)组成,每届任期5年。议会的主要职权是:选举总统,制定法律,修改宪法,审议国家发展计划和政府财政预算。一般议案半数表决通过,重要议案需2/3赞成通过。本届国民议会于2009年10月大选产生。民主党占43席,反对党大会党及由民主运动党、民族阵线、人民党组成的民主改革联盟各占7席。4名特选议员均为民主党成员。议长玛格丽特·纳莎(margaret nasha,女,民主党),2009年11月就任。[6]
酋长院
议会的咨询机构,原由15名成员组成。2005年4月,议会通过对宪法77、78和79条的修正案,规定酋长院成员增至35名,其中8大部族酋长为当然成员,7人由8位当然成员选举产生,称为“选举成员”,另20名由各地区选举产生,称为“特选成员”。酋长院的职责范围和权力仅限于传统的特定事务,如习惯法、非洲法院、领导职务、民族财产、部落首领的任免、宪法修正案等。每年议会开幕前,酋长院先召开例会,向议会提出动议和议案,但不具有任何约束力。酋长院在必要时可要求有关部长到酋长院说明情况,部长也可到酋长院征询意见。2013年1月,酋长院举行第11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人,特罗夸族大酋长哈博罗内(kgosi puso gaborone)连任主席。[6]
政府
博茨瓦纳 普拉
本届内阁于2009年10月产生,由总统、副总统、16名部长、8名副部长、总检察长和总统办公室常秘兼内阁秘书共28人组成。主要成员有:总统伊恩·卡马(ian khama),副总统波纳采霍·凯迪基卢韦(ponatshego kedikilwe),总统事务与公共管理部长莫克格威茨·马西西(mokgweetsi masisi),国防、司法与安全部长迪卡卡马措·塞莱茨 (dikgakgamatso seretse),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潘杜·斯凯莱马尼(phandu skelemani),财政与发展计划部长肯尼思·马坦博(kenneth matambo),基础设施与科技部长约翰尼·斯沃茨(johnie swartz),土地和住房部长莱博纳曼·莫卡拉克(lebonaamang mokalake),劳工和内政部长埃德温·巴楚(edwin batshu),青年、体育与文化部长肖·卡蒂(shaw kgathi),贸易与工业部长多卡斯·马卡托·马雷苏(dorcas makgato-malesu,女),地方政府与农村发展部长彼得·塞莱(peter siele),农业部长克里斯琴·德格拉芙(christian de graaf),交通与通讯部长诺诺福·莫莱菲(nonofo molefhi),矿产、能源与水资源部长翁科卡梅·莫凯拉(onkokame kitso mokaila),教育与技能发展部长佩洛诺米·文松-莫伊托伊(pelonomi venson-moitoi,女),环境、野生动物与旅游部长切凯迪·卡...